导读
随着苏超飙红,江苏省十三座城市梗被反复爆炒,几乎全世界都知道了:江苏经济当量最大的是苏州!2024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高达26726.98亿元,但在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没有突出表现,看着同省的常州靠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跻身万亿俱乐部,动力电池前十名榜单常州占两席,苏州人看在眼里,心里可不是滋味!
时间切换到今年4月14日,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上市,成为港股第三家动力电池上市企业。上市首日,公司市值突破 210 亿港元,是苏州市唯一一家进入动力电池前十名的企业。到了7月31日,正力新能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1.98亿元到2.43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亏损1.3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净利润将增加人民币3.28亿元到3.73亿元,实现明显增长。
在竞争如此“内卷”的动力电池行业,还能保持净利润的高增长,也让正力新能这家总部在江苏省苏州常熟的动力电池企业,进入了公众的视线,同时又把聚光灯放在董事长曹芳是曹德旺妹妹的身份上,想当然以为从做好玻璃到做电池,手到擒来,其实哪有那么简单!这家企业的崛起绝非简单依靠家族背景,其创业之路布满荆棘,即便有着“玻璃大王亲妹妹”这样的身份,也难逃诸多磨难。因为本人与正力新能的些许渊源,在不泄露商业机密前提下,力图完整真实勾勒出正力新能的创业之路,以供产业人士、政府招商官员、高校创业创新研究等参考学习。
福耀两高管离职,离开福建选择在江苏开启新事业
曹芳在福耀玻璃的履历令人印象深刻:早年参与福耀创业,1994年担任董事兼副总经理,成为公司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2014年,因达到国家退休年龄标准,她选择离开福耀玻璃。
正力新能联合创始人陈继程同样出自福耀玻璃,曾经在福耀担任过副总经理、执行董事等职位,与曹芳共事多年。
两位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资深人士,最后选择江苏苏州下辖的县级市常熟作为创业起点。
创业初期,在江苏常熟与丰田合资成立了新中源丰田汽车能源系统有限公司,早期是生产丰田汽车在中国的两家合营车企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推出的混合动力汽车所需的镍氢电池系统,后续也增加了锂电池系统集成,这段经历为日后动力电池创业奠定了基础。
2016年12月,正力团队与蔚来汽车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正力蔚来,使用宁德时代模组专门生产蔚来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包。
经过与丰田汽车与蔚来汽车的合作,创始团队对动力电池有了直观的了解与体会,完成了从汽车玻璃到动力电池的认知转换,也积累了动力电池系统工厂的管理经验。
关键收购掌握了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也获得了资本的认可
正力新能的成长史中,2019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的一季度,正力团队完成了一笔关键投资,作为转向电芯端的战略性投资:给江苏塔菲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了1.6亿元。
2020年初,在动力电池投资高潮之前,以10.8亿元拿下塔菲尔新能源的控股权。
江苏塔菲尔由国内为数不多掌握电化学机理的动力电池研发团队创办,极具潜力,获得过兴银资本等风险投资,创始团队偏重技术与生产工艺,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所缺乏。
通过资本运作将塔菲尔的产能与技术注入正力新能,让正力新能一举获得电芯研发能力和全产业链布局。
2022年至2024年间,正力新能完成两轮融资,累计募资34亿元。投资方阵容强大,包括中金资本、五矿创投、国投创合等知名机构。
在2022年的A轮融资中,正力新能估值达到144亿元,成为常熟市首家独角兽企业。2023年,因为筹划上市要解决同业竞争问题,将新中源丰田股权重组到公司体内,随后2024年公司完成B轮融资,公司估值进一步飙升至18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曹德旺通过福建耀华间接持有正力新能2.52%的股份。但这一比例与创始团队64.6%的控股权相比,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只能说明哥哥用实际行动支持小妹在新赛道的探索!
生死考验与客户突围,从威马危机到大众定点
正力新能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
2022年就遭遇了创业以来最严峻的危机:当时最大的客户威马汽车,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取消了所有电池订单。
这一变故直接导致正力新能2022年亏损扩大至17.2亿元,同时不得不为4.22亿元的存货减值买单,毛利率遭受重创。
“威马事件的部分影响延续至2023年。我们花费大量时间与新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正力新能在招股书中坦承。威马危机后,公司客户保留率一度跌至68.2%。
面对危机,正力团队迅速调整战略。他们很快锁定零跑汽车作为新核心客户,成为这家“黑马”车企的核心电池供应商。2023年至2024年,零跑汽车收入从168亿元增至321亿元,销量同比增长103.75%。
受益于零跑的爆发式增长,正力新能的收入从2023年的41.61亿元增至2024年的51.3亿元,净利润从亏损5.89亿元转为盈利9101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同时获得广汽传祺PHEV与上汽通用GL8的PHEV版本的独家专供,也做出了正力新能的动力电池业务特色。
另外在广汽丰田、大众汽车的电动车用电池的国际知名车企客户开发上也有所突破。
技术实力与差异化路线,开辟生存空间
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主导的动力电池市场,正力新能能占据一席之地,靠的是差异化技术路线和灵活的市场策略。
四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5亿元,提交3613项专利申请,获授权2225项——这是正力新能的技术家底。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拥有超过1000名研发人员。
而随着磷酸铁锂这一成熟化学体系在25年上半年装车量占比超80%,呈现出的持续稳固市场地位,进一步表明了在化学体系没有革命性突破之前,效率和品质将成为整个动力电池行业下半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正力新能依托对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的敏锐捕捉和布局,在这两方面都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
在效率方面,正力新能作为一家行业新军,在产能扩张期避开了行业化学体系切换的技术路线转型调整阶段,形成以订单为导向的高效率产能建设的后发优势,单线产出效率和产能利用率高,整体产能效率以PPM中位数计算位居全行业前列。
同时,公司还前瞻性布局产线的柔性化制造能力,同一产线满负荷生产相同尺寸不同电化学体系电芯产品的切换时间短至3天,同一产线满负荷生产不同尺寸电芯产品的切换时间短至14天,进一步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效率,以更灵活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在质量方面,动力电池行业是实验驱动、多因子耦合以及材料和工艺不断迭代积累的复杂系统工程,这与德国工业4.0追求极致标准化的制造业在制造逻辑上存在本质差异。这种将基础研究、工程转化与智能制造能力深度交叉融合的电化学产业特征,决定了生产高品质兼具低成本的动力电池是一个艰巨的挑战。而正力新能为了满足行业头部主机厂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依托长期研发积累和制造业多年的工程和生产管理经验,制定了基于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的「5-3-1」前瞻性研发策略,旨在以市场需求驱动提前5年规划新型电化学体系及先进材料,提前3年搭建技术平台,提前1年开发拟上市产品,通过研发-工艺-生产全流程的闭环拉通,确保产品开发到量产每个环节的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贯通,真正实现高品质的稳定产出。
在市场布局上,正力新能力求差异化。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得 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认证的动力电池企业,航空电池产品能量密度超320Wh/kg,15分钟快充至80%电量。
2024年4月,正力新能发布首款双重半固态电池——正力?骐龙,能量密度达300Wh/kg,支持4C快充。基于该技术,公司推出新能源乘用车行业最高的170kWh电池系统。
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正力新能产品能量密度已达165Wh/kg,目标是超过180Wh/kg及3000次循环寿命。这些技术储备为公司拓展储能、船舶、航空等新兴市场打下基础。
上市征程与新挑战,制造业属性下的电池突围之路
2025年4月14日,正力新能正式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全球发售约1.22亿股,发行价8.27港元,募集资金总额约10.05亿港元。江苏国企混改基金、苏州高端装备基金等三大基石投资者认购了61.79%的股份。上市首日,公司股价最高触及8.46港元,收盘涨1.21%,市值达210.46亿港元。
不过正力新能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激烈且高度集中,2024年前十大厂商占据95.3%的市场份额。
其中宁德时代市场份额达45.08%,比亚迪占24.74%,两家合计近七成。正力新能虽位列第九,但市场份额仅1.8%。
毛利率压力也不容忽视,2024 年正力新能毛利率为14.6%,虽较前几年有所提升,但仍低于宁德时代(24.44%)、比亚迪(19.44%)等头部企业。在行业价格战持续的背景下,利润空间持续承压。
在此压力下,正力新能上半年仍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1-6月份装机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到1.99%,稳固位居行业第九,其中乘用车装机量排名更是攀升至第七位,推动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的大幅提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展现出了独具汽车零部件基因的成长韧性。
而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正力新能在营收增长率,市盈率等关键指标上表现良好,如果参考行业过往经验,标定动力电池行业内普遍的价值成长规律,正力新能目前的表现已具备可预期的未来市值增长潜力,有机会成长为更具影响力的头部动力电池企业。
面对未来的发展,正力新能目前已成功完成上市,并具备深厚的研发积累和高质量的客户群体,在技术、品质、客户、效率等方面建立起自身优势,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在规模和品牌两方面的长期建设,围绕六边形战士模型打造企业护城河。
在规模上,正力新能也制定了清晰的扩张计划,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的 80%(约 7.42 亿港元)用于产能扩张,目标在 2026 年底前将电芯产能从 25.5GWh 提升至 50.5GWh。
另外在品牌方面,正力新能也在加速推进 “陆海空全场景” 市场布局,在航空电池等新兴领域建立壁垒。
最后
正力常熟总部,所有的电池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转。陈继程向团队透露:“常熟银河基地B区今年四季度投产后将新增10GWh以上产能。” 。
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大厅,曹芳董事长说了句“制造电池与生产玻璃,本质上是相同的”的感悟,揭示了她从福耀带来的产业基因——对成本控制和技术精度的极致追求。
这种基因传承,才是正力新能突破宁德时代、比亚迪两超的真正密码。两位创始人用十年时间证明:创业路上的艰难险阻,不会因为你有强大背景,就会减少,每一步的前行都充满了挑战与不易。正因为有了一批无畏的创业者,我们新能源产业才能全球领先!
(本文作者顾国洪,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经济发展分会副主任委员,曾担任新能源汽车三电头部企业高管、两大汽车研究院副院长、两大创投机构投研院院长。)
红腾网-配资在线-股市杠杆平台-配资平台炒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