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
总有一些人如闪耀的星辰
以独特的光芒照亮周围
他们勤恳实干、诚信为本、乐于助人
危难面前挺身而出
关键时刻勇于担当
敖永江一家
便是这样令人敬佩的存在
几十年来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一言九鼎”的深刻内涵
更以诚实守信的品格
成为邻里间的典范
展开剩余89%敖永江是土生土长的竹溪本地人,家住中峰镇庙耳沟村。现年63岁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家9口在竹溪这片浸润着诚信基因的厚土上,始终闪耀着农民特有的质朴与纯粹之光。其家庭曾荣获“五好家庭”荣誉称号,更是村里公认的“先进”代表。
初见敖永江便让人印象深刻,皮肤黝黑、精神矍铄、幽默健谈,岁月和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透过他的双眼,却能感受到其依然热烈、年轻、积极向上的心。在青山环绕之间、一片片稻田前,敖永江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诚信为本
替亲还债显担当
人生低谷处,亦是人性闪耀时。当敖永江说起替亲戚扛下十万元债务的往事时,没有怨愤,只有一片沉静的坦荡。
2013年,为帮助亲戚发展,敖永江做了贷款担保人,后亲戚创业不顺、贷款无力偿还,债务如山崩般向他压来。一通通的催债电话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敖永江没有选择逃避,他懂得“人无信则不立”的道理,既然已有承诺,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要勇敢面对。
当时,工资普遍较低,十万元是一笔不菲的数目,更何况是在农村,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敖永江夫妇始终保持着勤劳质朴的生活作风。每天清晨,敖永江便早早出门,奔波于各个零工场所,用汗水换取家庭收入。夜幕降临,结束一天的劳累工作后,他顾不上休息,又赶忙回到家中,帮助妻子打理田地、操持家务。他精通木匠手艺,通常早上六点就已在工地干活。为减少生活成本,赶回家吃罢晚饭后,又戴上矿灯头盔去地里干农活。“那几年猪很值钱,我和家人每年都养两头猪,等到腊月就卖掉,能减轻不少经济压力。”敖永江说道。
而他的妻子,同样是一位勤劳能干、朴实勤俭的贤内助,将家里家外操持得井井有条。在他们的努力下,家中虽不富裕,却充满温馨,良好的家庭氛围滋养着每一位家庭成员。还款的路上,敖永江的家人们也在背后默默地理解、支持他。爱人朴实勤俭、持家有方,儿子们外出务工、分担压力,一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了两年时间把债务全部还清。这几年来,他始终坚持以诚为本、以信立身,即使在欠下巨额债务后,依然诚信为人,他用行动证明,诚信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田埂上的一锄一犁,是账本上的一页一页的数字,是“砸锅卖铁也要还”的硬气。
如今,当年被敖永江帮助过的那位亲戚经济略有好转,不仅对此事心怀歉意,也向敖永江表达了还款意向。敖永江却道:“都是一家人,不着急,等生活完全稳定了再说吧。”肥沃的土地孕育不出贫瘠的灵魂,这质朴话语背后,是深植血脉的良善。
邻里互助
调解矛盾化干戈
不管是小家还是大家,处处都有敖永江的身影。他充分利用自己中心户长“关系亲、情况明”的特点,发挥户长带头作用,有效实现集结村民做好村里事的目标。
在邻居眼里,他热情友善。自己做农活的同时,时常帮邻居搭把手,无论是挑粪还是施肥,只要邻居有需要,都会力所能及地帮助。在其他村民心中,他为人正直、踏实肯干。村里谁家有矛盾了,不管是夫妻、婆媳、叔侄还是朋友之间的分歧,敖永江知道后都会积极前往调解,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解、宽慰,从而化解矛盾纠纷。谁家有红白喜事,也愿意请敖永江来当“支客”;谁家盖新房,都喜欢请他去干活。
△邻居 刘远权
在庙耳沟村,任何一位村民提起敖永江,都会发自内心地为他竖起大拇指。正因为如此,村里每次开展各种工作和活动,只要敖永江开口,村民们都积极回应配合,在他的带动支持下,村里的工作开展得格外顺利。
担当作为
群众代表架桥梁
作为群众代表,敖永江当好了村民和干部之间的桥梁。当村里有了新政策、新活动需要推行和开展时,干部们第一时间也会想到敖永江。
他总是积极参加村民大会、了解新规政策,随后用朴实的语言向村民们解释,和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号召大家配合工作。为保护村里的生态环境,他牵头组织村民义务清理河道、路面;主动参与诚信家风分享会,为营造全村和谐友善的良好氛围添砖加瓦;细心留意村民生活中的困扰、难题,与干部及时沟通,共同议事协商;还积极推动各类活动开展,帮助助农直播间包装货物、颁发积分兑换奖品。“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谁家有困难,大家也都愿意伸出援手。”敖永江笑着说。
△中峰镇庙耳沟村党支部书记 阳金刚
敖永江是中国千万农民的缩影,被脚下肥沃的土地滋养,善良、守信、肯吃苦,如麦子般扎根厚土,以诚信为根,在风雨中坚韧生长;以担当为茎,托起家庭与乡邻的重量,最终向大地捧出沉甸甸的果实。
在竹溪这片崇德向善的沃土上
总有像敖永江这样平凡却闪光的人
他们以一言一行传递温情
以点滴善举守护他人
以诚信之光照亮漫漫人生路
用一生将“诚信”二字
一笔一画地刻在了自己的人生答卷上
发布于:湖北省红腾网-配资在线-股市杠杆平台-配资平台炒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