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教室里,程斯宇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条蜿蜒的赤水河。红军四渡赤水的路线,被他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得清晰明了,箭头穿过敌人包围圈,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手机咔咔拍个不停。这块板书火了,网上点赞无数,程斯宇也成了“网红”老师。
那天课堂上,程斯宇本来准备用PPT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刚开始,教室突然停电,投影幕布一片漆黑。他愣了几秒,赶紧抓起粉笔,靠着脑子里的知识和板书把课讲完。学生们不仅没走神,还听得特别认真。程斯宇后来常说,这场停电让他明白,老师真本事不在U盘里,而在脑子里。
程斯宇的板书为什么这么火?他在天津大学教思政课,学校工科氛围浓,板书用得比文科多。他受启发,把板书带进课堂,画红军路线图,讲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蓝色的河、红色的箭头,黑板上就像战场再现,学生们一下就记住知识点。有人把板书拍下来发网上,网友直呼:“这老师太牛了,板书画得像艺术品!”
在山东济南,袁晓的地理课也因为板书火出圈。他在黑板上画地球、画洋流、画锋面天气,寥寥几笔,地球就圆滚滚立在黑板上,大洲大洋轮廓清楚得像地图。学生们舍不得擦黑板,课后还围着拍照。袁晓说,地理课讲空间模型、气候循环,板书能把抽象的东西画得明明白白,比课件更直观。
袁晓上课不全靠板书。新课阶段,他用课件展示图片和视频,复习阶段才主打板书。为什么要这样分?他发现,课件信息量大,适合快速展示知识,但板书能一步步推导思路,学生看得清楚,记得牢。他还让学生上台改板书,课堂气氛一下就活了。
板书和课件,哪个更好?其实没必要争个高下。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100%,99.5%的学校有多媒体教室。课件能放视频、动画,内容丰富,效率高。但板书也有自己的优势。黄方林在中南大学教了30年力学课,坚持用板书。他发现,力学公式推导如果只放PPT,学生记不住结论。板书一步步写出来,学生跟着思路走,理解得更深。
黄方林试过课件,但效果不好。学生拍了课件照片,课上不爱动脑,课后也不一定看。他用板书推导公式,学生看得明白,笔记记得认真,学习效果好得多。黄方林说,板书不仅是教知识,也是老师整理思路的过程,备课更扎实,教学更灵活。
程斯宇也在找板书和课件的平衡点。他用板书梳理框架、突出重点,用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和视频。比如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他给每个历史时期配不同颜色的课件背景,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讲到哪个阶段。板书和课件结合,课堂“抬头率”高了,学生学得也带劲。
袁晓对未来教学很有期待。他说,随着VR和5G、6G技术发展,地理课可能会更生动,像身临其境一样。但他也觉得,板书那种手写的温度,是技术代替不了的。学生参与画板书,课堂互动多,学习兴趣也高。
黄方林上课从不带教案,知识全装在脑子里。几十年的教学经验,让他把复杂的力学讲得简单清楚。学生说,板书擦了,但老师的身影和知识点永远留在心里。程斯宇也说,板书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连接,带着满满的人情味。
课堂上的粉笔声,哒哒作响,像是在诉说老师的心血。学生们看着黑板,记下知识,也记下老师的背影。这些画面,多年后依然会留在心里,温暖如初。你觉得板书和课件,哪个更能让你记住课堂?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红腾网-配资在线-股市杠杆平台-配资平台炒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